讀《書店傳奇》心得:對書無法抹滅的記憶與感情 聽說有個讀者,剛買到這本書,隨即就找了個咖啡館,痛快地讀了四章以後,才甘願回去上班。一般人或許覺得這有點瘋狂,但我相信這部書絕對有這樣的魔力,尤其是針對愛書人而言--不管他們愛書的症狀是嚴重還是輕微,都會被深深的吸引。
作者鍾芳玲在第七章的〈瓦倫西亞書街〉中提到:「購書對我而言有時不僅是一種需要,它更是一種經驗、一種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智力與想像力統合後產生的浪漫行為,最終將成為一則無法抹滅的記憶。」
這段話不只是對到實體書店購書的行為做註解,同樣也形容了手捧紙本書閱讀的感覺,因此我和作者一樣,也相信實體書店與紙本書不會被科技所滅絕,因為閱讀從來不只是吸收知識的媒介而已,更是很多感覺的綜合體,有這些感覺,才構成了閱讀的快樂以及成就。不管再怎麼盡力複製書本的模樣,我仍無法想像一台電子閱讀器可以為我們帶來這些感官的享受。
也因為愛書人無法忘懷這些獨特的經驗,所以世界上還留存著這些風格獨具的獨立書店,等待著像作者這樣對書眷戀極深極深的人去發掘挖探。本書除了第一章的〈莎樂倫書店〉位在英國,第十五章的〈麥克墨崔與他的書店〉位於美國德州,以及最後一章〈重訪鮑德溫書倉〉位於美東,其餘的書店皆在作者的旅居地舊金山及其周遭。
多虧這編排極為精確的圖文,以及作者直率、坦誠的文筆,即使隔著書及一片海洋的距離,我們仍能強烈的感受到每家書店都具有自己的思想與個性,就像人一樣,活生生的,有呼吸、有脈動。
作者的攝影不賣弄什麼,就是很精準的捕捉每家書店的樣貌與角落,隨著文字的行走而圍繞在四周,彼此銜接得極為精巧剛好,好到可以給予讀者身歷其境之感。而作者忠實平易的紀錄與自我感覺的呈現,也把每一家店的個性都表現得活靈活現。
如英國的莎樂倫書店,就像一位仍內斂著貴氣的紳士,待人總是溫柔而彬彬有禮。看起來沒什麼章法、堆積到處都是書的意外驚喜書店,則和店主人彼得‧豪爾的脾氣一樣有點狂燥,很難駕馭,而外頭懸著用啤酒桶做成的店招牌,也透露著這家店很有不羈的個性。教會街2141號的書店樓,其中的波雷力恩書店與麥爾‧包斯維爾書店,則像為低下勞工階層發聲的運動鬥士,不為主流所影響,只專注在如何為他們所關注的人們爭取福利與權益。而其中又有不同,波雷力恩書店像是活潑嬉皮、充滿理想的年輕人,至於麥爾‧包斯維爾書店因為店中充滿精緻的古董書,像穩重、有風度的知識份子,而它又是法律書的專精、店主是律師出身,因此更精確的說,它更是一位修養很好、有條有理的律師。
書中還有一個頗為有趣的比較,就是第十一章〈ACWLP與麥當勞書店--南轅北轍之對比〉。ACWLP的全名是「一個潔淨明亮的書地」,而麥當勞書店也給自己取了個副標:「一個骯髒昏暗的書地」。這兩個書店放在一起比較,就像叫一位穿著西裝的中產階級,和一位不修邊幅的街友站在一塊照相一樣。稀奇的是,麥當勞書店的老闆伊查克卻不愛書,比起開書店,他更熱愛他的音樂,所以可想而知,他的書店為何總是雜亂無章。但這樣的書店,也可以擁有近九十年的歷史,這在台灣也是難以見到的。
至於邁可‧古德書店以及作者重訪的鮑德溫書倉,則都有一種近似家人的親切感,那些書店不論佈置得小巧如溫馨的居家,還是像古堡深處的藏書室,總之都是平易近人,沒有疏離冰冷的距離感。而由於對書的共同熱愛,也使得作者與這些書商有著超越老闆與顧客的友誼聯繫。我覺得這部書最值得一看的,便是這份因書而結緣的友情,很讓人感動。
另外,作者對一部古書的身世之執著,也相當可看。她抽絲剝繭的揭探,從留在書本上的些微痕跡中細數它的擁有者以及擁有的那段年歲,又由擁有它的此刻往回推想,它是如何從前位主人流落到書店(有時甚至是「異國」的書店)待價而沽?這中間發生了什麼變故、什麼故事?隨著作者的思緒一一思索探尋,竟像在訪查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的身世一樣,神秘、悠遠,而又吸引人。這也是我愛看作者說書的一個特色。
我想這些書店之所以可以呈現得如此豐富生動,最重要的還是作者從頭貫穿到尾的一股強烈的熱情--對書、對書店、對愛書人、對閱讀的熱情。如同麥爾‧包斯維爾書店的主人拉垂爾先生對她說的:「妳一定非常熱愛妳所做的事情。」
因此到了書末,看到這些書店因營收不佳而收攤,或是店主要退休卻找不到經營者被迫結束營業,竟然有一種親眼目睹與經歷親人死亡的驚愕與感傷,那種心情可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有些獨立書店,開業將近五十年、甚至是近百年,光是這樣的綿長歲月,在台灣根本就找不到可相提並論的,更遑論在這段歲月中它們一直保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但我最不解的是,既然半百、百年這樣的時間都能平安或是化險為夷地度過,為何大家總撐不過這二十一世紀的出頭?難道科技的進步發展,真的讓人都不需要書、不需要閱讀了嗎?
書與閱讀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到底意義何在?他們願意為書付出多少金錢與時間?如果有這個精力、有這個空閒,我也想發起這樣的一份問卷,將各年齡層、各職業領域、各種個性的人,通通問一遍。有時我們的想法好像一直侷限在愛書人這個立場上,所以一直無法想像也萬分不解為什麼人們不再愛書、愛閱讀了?或許知道廣大的潛在讀者對書、對閱讀的真正想法(確切的字句形容,而不是統計或是選擇題出來的結果),對書、對閱讀、對出版、對書業的未來,大家才有更精確的應對之策。
即使這些書店的結局有些令人感傷,但是作者並不悲觀。她在第十六章〈變遷的書店風景〉中雖寫了讓人傷心的消息,卻也不乏振奮人心的復活故事--對,就像看到人奇蹟復活一樣叫人驚喜而又感動。凱普樂書店的復活,讓人看到了光明的一面,作者記述了這家半百書店起死回生的過程:
「發現凱普樂關門後,一位常逛凱普樂的年輕人立刻闢了『救救凱普樂』的網站,呼籲大家想辦法救救凱普樂,這個網站一星期內就有兩萬人次瀏覽,有些遷居到外地的網友來信追念他們與書店的關係,有些人則表示,如果書店重新開張,願意當無酬義工。就在同時,一位矽谷高科技公司的創辦人丹紐‧曼德茲與幾位事業有成的人士積極與克拉克(凱普樂的經營者)聯絡,表示願意投資書店並希望能商討出一個經營模式,讓書店能起死回生。曼德茲與妻子、小孩都是書店常客,為了不忍見他們心愛的地方就此消失,因此決定插手管這件事。曼德茲很清楚就經濟效益面看,投資書店是極為不智之舉,他事先已向所有的投資者言明,不要有心存回本的念頭。
曼德茲於是結合了各行各業精英,免費替書店與房東交涉一個有利的新租約、向出版社爭取通融,最終又找到二十三位股東,集資超過五十多萬美元,同時成立董事會,對書店的經營與行銷提出規劃與建議,但由克拉克擔任會長,也保有最大的股份。此外,他們也設計了義工制與會員制,前者是出力,由志願者貢獻他們的時間,分擔書店的一些工作;後者是出錢,贊助者可以捐獻三十美元到二千五百美元不等的年費,重為七個不同等級的會員,每級的會員都可享有不同優惠。
在此運作下,凱普樂死去四十天後,竟然神奇地復活了!我在那年十月八日那天,和諸多來客在書店前的廣場參加了重新開幕的儀式。克拉克激動的答謝眾人的襄助,並且誓言引領書店走向另一個五十年。近午時分,書店大門再度開啟,蜂湧而入的顧客,人人手上抱著一堆書,在櫃台前排隊,我從未見過書店有這麼多人等著結帳。慶幸失而復得的民眾顯然要用實際的消費來表達他們對書店的支持……」(《書店傳奇》P.244~P.245)
書店的風景與傳奇之所以可以獨特、為人傳頌,不只是店主個人的努力,更多時候或許還必須倚靠了解它的價值、支持它的精神的知己讀者維護這片知識花圃。凱普樂書店慶幸有一批深深理解它、而且願意付諸實際行動的民眾,看著凱普樂的復活過程,可以了解到書與書店在這些人心目中佔有的崇高地位。希望哪一天,這樣的光景也可以在台灣看到。 |
|
|
|
編輯書評 / 遠景二號小編 / 回覆(0) / 閱讀(245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