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牡丹》心得:看不出出自男性之筆的紅牡丹 讀林語堂先生的小說,會發現他的筆總是在極力刻畫女人的心靈與身姿,而且他筆下的女人,絕不是能輕易見容於一般的傳統思維。如《京華煙雲》中,他寫活了姚木蘭的活潑、靈巧,不受傳統拘束,這個性甚至使她與孔立夫發生了精神上的婚外情,而在她的解讀上,這是自然而然,不需冠上道德的罪名。在《風聲鶴唳》中,女主角媚玲也是在情定伯牙之後,又與患難與共的老彭發生了感情。這些不夠專情的女人,或許都有些不安於室──本書的梁牡丹更是極致,然而這難道不是一種人性的矛盾展現嗎?
在那封閉的年代,作者能直率的用人性觀點,詮釋一個女人的所作所為,這無疑是大膽的。牡丹這號人物是這三部小說中,最不討我喜愛的一位──她某部分雖像姚木蘭,卻又太過放蕩,如她父親形容,她好像一隻要到處發情的母狗──然而她說的一句話,不但一語預測了她日後的叛逆、放肆、狂情,也說破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思維最大的陋病──牡丹說,儒家的道,女人載不了。
要求寡婦終身守寡,不得有任何慾望,是過去身為男性的理學家們自己訂立出的規則,那可能是他們心中仍存著一個天真的大男孩,對愛情單方面的無穢單純的想像,卻從未問過女人的意見,就要後世女人用孤苦的生命為代價,奉為圭臬。故事開頭,牡丹就直接針對這點做轟然的衝撞,她不但不願意為新亡的夫婿守喪(何況她一點也不愛他),更不要守寡,她的理由簡單卻理直氣壯──她要找到一個她愛的男人,和他以「正常的管道」生下屬於她的小孩。於是她與偶然相遇的堂哥梁孟嘉相戀,將禮教完全拋在腦後。
與大她二十歲的堂哥孟嘉相戀,到這裡為止,我都是相當讚賞牡丹這個人的(我跟愛她的男人一樣,都對她又愛又恨的),也欣賞林語堂先生敢於為女人的真實心性發聲。想要愛情的滋潤,想要有自己親生的骨肉,這都是一種人性的天生衍展,不應受到任何責備與歧視。就連現在,男人再娶,街坊的三姑六婆會覺得理所當然,然而女人再嫁,街坊卻會傳出不悅耳的窸窣聲,諸如水性楊花、不忠不貞的蜚言流語。為何女性就要受到這方面的蔑視?為何女性沒有追求理想愛情的自由?為何社會的輿論獨厚男性、獨寵男性?這些質疑,都是作者想要藉牡丹的大膽行徑向這個傳統社會嘶吼出來的。
然而故事繼續下去,我們發現作者的最終目的,並不單純只是想打破禮教對人性的束縛。他讓牡丹的愛情變本加厲,見一個愛一個,卻將這行為高喊為心性的自由、活躍,女人也該有的權利;但也在這時,讓她一直隱居在身後的妹妹茉莉漸漸以清晰的輪廓浮上檯面;而作者的立場同時轉為淡漠、安靜,他以老子的無為態度,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自然自在地在讀者心中碰撞。
作者擅長以一動一靜的型態,形塑女性的兩種可能,在《京華煙雲》中,木蘭與莫愁姊妹便是經典的例子,而本書似乎又更加尖銳(至少在《京華》中我是喜愛木蘭的,在這裡,我討厭牡丹,自然偏向茉莉的處世哲學)。作者用人物的個性自主地去帶出各自的命運,絕不摻雜作家自己的偏見或主張,他的筆不是批判,只是帶領讀者去思考的用途,至於答案,見仁見智。每個人對愛、對家庭、對貞潔的定義看法不一,自會對牡丹與茉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激發出多重的響音。命運的導致取自性格,我們想要何種命運,性格與價值觀的選定便也有了方向,當然,自己抉擇的路,自要有責任自行走完。
在牡丹與茉莉之間,我是選擇茉莉的。牡丹在第十五章(P.221-P.228)的情慾自白,對青春肉體的渴望,以日記的方式大膽放肆地宣洩出來,讓人讀來忽然一震,無法相信這樣的觀念與文字竟是出自一位男性作家之手。驚艷之餘,卻也不苟同牡丹。牡丹的這番吶喊,已是追求自由性靈的極大偏激了,在我看來,她只想要享受戀愛,卻不願意為戀愛所帶來的負擔負責。
最後,她變得有些可悲,她不斷被自己內心禁錮太久的原始慾望吞沒,一次又一次的愛情無法盛滿她渴求巨大的心,顧此失彼,最終落得兩頭空,使她不禁迷惘,忍不住又走了她之前否定的路,結果反而因猶疑而折損了她新女性的自覺魅力。到底她要的是一段平和、安定的感情呢,還是只想藉著激烈的愛情感受刺激冒險的滋味?這種舉棋不定而頻繁嘗試的惶然,讓牡丹變得可憐又可惡。而她的思維並不使人陌生,直至今日,仍有一群在情場穿梭頻繁的人,或許正飽受真愛與激情的思辨困擾,必須用一場又一場與不同的情人的互動,來定位自己,但也可能是麻痺自己、欺騙自己。
相較之下,不突出、卻始終安定自抑的茉莉,倒是想尋求平凡的人所遵循的目標,自守自保,拿捏分寸,與她的戀愛或許淡然乏味,然而唯有平和的步調,方可走長遠的路。最後牡丹寫給好友的信,似乎也領悟到了這層含意,因此她選擇了一個最安全的丈夫下嫁了,不再以可蹦衝出熱烈火花的愛情為婚嫁前提。你要什麼果,就要選擇什麼樣的因,端看個人的選擇,牡丹之前的矛盾就在,她不甘處於平淡,卻又想要一段長期穩定的感情,不免讓人覺得她是自私的。
然而或許便是因為牡丹的自我、自私,反而為梁孟嘉的形象增色了。孟嘉對這個情人出軌的包容,雖然到達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對牡丹說:只要妳快樂,我就快活了。大度得讓人無法想像,而這彬彬君子的態度卻也是牡丹甩掉他的理由,因為他沒有激情。),但成熟的形象倒教人很有好感,而他與牡丹的愛情,也有一種……哀澹的美感,像是將最明亮與最晦暗的顏色同置一處,用對比的方式激盪出彼此最深沉、使人印象深刻的點處。
牡丹對他,是想要得到同姓不得相愛的一種激情,他對牡丹,則是嚮往他自身已經失去的青春光芒。他們對彼此索求的部分,因為孟嘉的無法給予而導致戀情失衡(孟嘉畢竟四十好幾了),使兩條線交集不到。原因有些悲哀,但若注視孟嘉,不知為何,我隱隱就是會感受到一種悸動。
這悸動的起源,大概就叫,中年人的滄桑吧!
若牡丹能再老練一些,識得這滄桑甚至是利用、拉緊,或許她的路便不這麼顛簸。當然,那也不是梁牡丹了。 |
|
|
|
編輯書評 / 遠景二號小編 / 回覆(0) / 閱讀(298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