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達自傳書 希望下一代記得台灣歷史:《自由時報》報導《美麗的探險--艾琳達的一生》 艾琳達自傳書 希望下一代記得台灣歷史
【自由時報/趙靜瑜/台北報導】2011.11.22
常被冠上「施明德前妻」來介紹,事實上,艾琳達在認識施明德之前,就已經是來往台、美間的人權學者,研究台灣女工史,更以人權關懷為核心理念。日前艾琳達出版了《美麗的探險──艾琳達的一生》,書中艾琳達的一生與爭取人權的信念交織,既寫實又勇敢,幾段浪漫的羅曼史,也印證了艾琳達的敢愛與敢恨。
自傳呈現台灣反對運動史
錄音將近60到70小時,整理出40萬字初稿,再整理出13萬字,艾琳達邀請年紀不到她一半的作者林佳瑩為她以第3人稱書寫自傳,「那美好的一仗我已經打過,我能在大學校園的辦公室啜飲咖啡,笑談我自己的人生,事實上那已經不只是我自己的故事,而是我們那一代的冒險從事的反對運動,甚至是改變台灣國家命運轉折的關鍵時刻。」
艾琳達從小就被打韓戰的父親帶到台灣,念美國學校,結婚生子,第一任丈夫George家世極好,但艾琳達寧願選擇探險的人生。後來她參與台灣黨外運動,負責國際媒體連繫;一直到後來與施明德的政治婚姻等,到定居台灣教書,艾琳達娓娓道來,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教育下一代台灣的人權理念
「70到80年代,施明德曾經是我的英雄;但是到後面就全變質了。」艾琳達說,她被迫得和這名字連結在一起,「但我自己的人生,我仍一直發展下去。」在與施明德仍有婚約的情況下,書中也有艾琳達自己3段的戀愛史,段段都有動人的情愛光輝。
艾琳達說,她不是只主張台獨這麼輕易,「我是學人類學的,我認為台灣不是獨立的個案,包括菲律賓、越南等都一樣,我主張的是住民自決,認為台灣應該有人權,言論由由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這才是正確的。」艾琳達說,這本自傳主要也是希望為歷史做見證,「更希望教育下一代,讓年輕人理解台灣這一代的歷史。」
世界上沒有人有台灣身分證
艾琳達在台北醫學大學開設「體驗台灣社會歷史」等課程,「我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台灣過去的歷史知道得很表面,這是讓我想寫一本年輕人可以看得懂的書最大的因素。」目前艾琳達長居台灣,也有了永久居留,「很多人都問我要不要拿台灣身分證?」艾琳達笑說,「我都跟對方說,世界上沒有人有台灣身分證。」多年為人權奮鬥,艾琳達直言「中華民國」跟「台灣」的看法,也可以帶給年輕人更多省思。 |
|
|
|
作者書評 / 遠景二號小編 / 回覆(0) / 閱讀(234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