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訂單查詢登入網路資源
Plurk! 推到Facebook
 
首頁 / 書評
                   
2010年03月23日 17:59:33
讀《非日記》心得:世上有一種偉大的東西,足以包容一切
  「非日記」,一語雙關,既是陳名非的日記,也是非同一般的日記。
  這是一本結合了詩、抒情散文、遊記、童話等多類不同體裁,用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為經,以孩子天真爛漫的童言童語為緯,而逐步構成的成長記事簿。

  名非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所謂的感統失調,便是大腦經常無法有效處理身體所接收到的感覺訊息,並及時做出合適的反應,以致於影響到日常生活的運作。專注力、姿勢控制、肌肉協調、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能力、人際互動、情緒發展等方面,都會因此產生問題。

  自己的孩子遇到這種棘手的問題,注定要與他人不一樣,但是在陳秀珍小姐的日記自白中,卻能將這種憂心、悲傷轉換為一種更細膩、更有耐心、更為巨大的愛的力量,選擇用了解他心思的方式,與他相處。

  這份母親對孩子的包容與愛,並非用口號或華麗的說教文字去呈現,而是用最忠實、最誠懇的態度,去記錄下名非生活的言語與方式。一般人如我,可能都只是把孩子的牙牙學語當作耳邊風,不但聽過就算,如果嫌吵,還可能喝止他們停止。但作者卻能耐性地逐步抽絲剝繭,發現名非所有的表現本質中,是含有如今大人們已嚴重缺少的創意、想像力,以及想到什麼就去做、不畏旁人眼光的動力。而且,作者是站在贊同與幫助的角度,去輔助名非這種能力的成長。

  另外,作者在記事中,也時常串插自我成長經驗的回憶,溫婉舒柔的文字,用緩慢的速度娓娓道來,就像在與孩子述說自我,敞開心房,讓孩子也能了解自己。比如「2004.1.4」的「理髮篇」,記下了小名非剪髮的趣事,也聊記了自己小時候被媽媽的剪刀大刀闊斧的往事,並且在文末結了一個有些哀傷卻很美麗的尾:

  「倘若理髮不再有善後的困擾,媽咪很想一輩子幫Rilke理下去。因為非專業者只會幫最親近的人理髮。修、剪之間的拿捏與審慎,被理者能充分感受到那是一種愛的細膩。兩性間的畫眉、親子間的理髮,豈不都是愛的形式!只是這樣的形式似乎有其時效性。誰能想像老夫為老妻畫眉?誰又能想像老母幫青壯兒子剪髮?孩子畢竟會長大,會有自己的審美觀。而童幼時期,孩子乖乖地垂首引頸,全然信靠地任妳削、剪從頭皮生出的髮叢,這樣親密的經驗就更彌足珍貴了!

  不知為什麼媽咪腦海常浮現兩個場景,那是媽咪理想中的理髮情境:一為無人的沙灘,襯以長長幽藍的海岸線;一為涼風習習遼闊的大草原。而斷落的髮屑彷彿紛飛的細雪或蒲公英花絮……。

  踩在雲端的人看到的是與現實相對的夢境、幻界。媽咪眼中的Rilke遠比媽咪更不切實際。」

  看過這段文字,相信大家更是覺得,這絕非普通的日記,而是一篇文字非常優美、情感非常真摯的絕佳散文。書中不少篇日記都採用這種回憶交叉的寫法,使得時空立體了起來,兩個世代有了比較。

  還有,在日記中,作者總是自稱「媽咪」、「媽媽」,而非很強勢的「我」。這種感覺,就真的是在與孩子對話,如果要構成畫面的話,我們會看到一個大人每回要和孩子說話時,總會不厭其煩地蹲下身子,與孩子齊高,平視彼此的眼睛,而非以俯瞰一切的姿勢去與他們相處。

  可同時,這樣可愛的日記中,卻也包含了大人面對世界的思維與憂慮,在童言童語之中,又多了一種沉、一種生活中真實的痛。兩者擺在一塊,瞬間有了差異,既感受到生活的現實無奈,也更加體會了童年單純的可貴。

  在這之中,尤以夢寫得最為深刻,儘管只是簡單的文字語句,還是常常震撼了我,因為惡夢時的那種徬徨、醒後的釋懷與相依相偎,反而更突顯了在這個家中,僅有媽媽可以保護孩子、成為他支柱的事實。比如:

  「2004.1.5」:「昨夜夢中Rilke走失於陌生的公園。遍尋不著、心急如焚的媽咪希望那僅僅是惡夢一場。隨即醒來,恍惚中發現躺在身旁的Rilke。唉,真的是惡夢一場,也幸好只是惡夢一場!」

  「2004.1.9」:「Rilke連日惡夢……任憑媽媽怎麼喊也喊不醒,問是否要抱抱,也還是曚昧未答。憑著母性直覺,媽咪伸手去擁抱,但當媽媽雙手才一碰觸,Rilke卻又掙扎掉。似乎Rilke在夢中把媽媽的手當成怪獸。Rilke就這樣驚恐地哭了天長地久,媽媽又揣測是不是怕尿床又醒不過來……。總之,相當無奈,猜不透夢中的他。母子倆,一醒一夢,如處於各自封閉的孤島,無明的極致,憂心而痛苦!Rilke夢中的囈語,難不成就是巴別塔的故事裡,遭上帝混亂了的語言?」

  當然,日記中這種讓人心悸的文字,算少的,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屬這對母子令人欣羨的相處之道。

  就我自己而言,我最羨慕名非,有這位母親肯親自帶他去逛書展、到圖書館借書,陪他讀故事,並且在日記中逐本記下書籍的優點、特點,告訴自己也告訴名非,她選這本書的理由,非常用心。

  而之後名非漸漸長大,讓人感受到時間之流的動力,這時的名非也會開始寫詩、編織故事了。而且不論寫詩、寫故事,母親始終站在鼓勵、支持的角度,來幫助名非完成,而非作者平日所觀察到的,有些父母會竭力阻止孩子做那些課業以外的事,讓孩子的興趣與想像力遭到壓抑。作者不但會修潤、增色名非想像出來的故事,甚至還會與名非和詩──這是多少喜歡寫作的人所嚮往的童年?這使我們不但要讚賞名非的創意與才華,更是欣羨他有一個這麼懂他的母親,陪著他一塊成長。

  也因此,看完這本可愛的小書之後,我的腦海裡只有一個念頭:名非這孩子真是幸福,因為他生來便有個這麼愛他的母親,為他寫了一部好日記。他長大後,這部日記,不但比照片、攝影更活潑生動並深入專注地記錄下他的童年,更敞開了一道記憶之門,讓他得以循著可見的小徑穿過悠悠歲月,去認識他的母親與她的成長,還有寂寞時,可以與她對話,因為他母親的好文字,就是能讓人覺得她彷彿就坐在身旁,用輕徐柔和的語調,和你說話。

  最後,想要摘記一下作者的文字,本書除了感情十分真摯之外,作者對於事物的描繪與形容,也如同詩一樣,生動而富有想像力,雖然簡單樸實,卻也極有意境。

  如「2003.12.24」形容與Mei的相處:「Rilke十分仰慕他的Teacher Mei。媽咪完全能夠理解。媽咪和Mei相處時十分放鬆,說話儘可無厘頭,行為儘可很脫線。她像她酷愛的咖啡一般香醇有味。一向很放不開的媽咪一遇到Mei常會突然產生境界的提升,就像從『我是一粒鹽』變成『我融於水,水即我,我即水。』這也印證了Mei的特殊的見解:『我是什麼樣的人?那得看我遇到的是什麼樣的人!』」人與人相處的感覺,其實很抽象的,但作者卻能用一種很像詩的語言,去比喻這樣抽象的感受,寫得很棒。

  如「2004.1.24」寫風聲:「溫和的山風,彷彿濤聲,隱隱約約,催人入夢。但今夜吹的是勁風,風聲呼呼,或著咻──咻──,像是一波波聲音的漩渦。風的怒吼時時撼動門窗,聞之像煞遠方的爆竹聲。Rilke有不同的意象,他問:『媽咪,怎麼會有雷聲?』

  風的聲響繁複多變,縮在暖暖的被窩聆聽這聲音的表演,感受到的不是吵鬧,而是一種無比的安心與寧靜。

  這是一樓的風,二樓的風聲則顯得誇張,那是一種風聲的變奏,聽起來像鬼哭神號,但不致令人不安,因為夾雜的是家人的鼾聲。」

  如「2004.2.25」寫名非的鬧覺:「Rilke『想睡』的肢體語言極為曲折與誇張,宛如經過語言的哈哈鏡所扭曲。」我感同身受,因為媽媽帶的小孩裡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哈哈鏡變形,形容得真是貼切。

  如「2005.8.30」名非要上小學了,母親的心情忐忑:「Rilke在幼稚園升上大班時,媽媽好像突然間患了『學(小學)前症候群』,擔心一連串的問題,如新環境的適應、人際互動、老師的風格……。今天有更為緊張嗎?只知這是焦慮歲月中的一天。就在今天,要把醜媳婦推到公婆面前。Rilke是醜媳婦,公婆是老師或同學的家長。說Rilke是醜媳婦,無關自卑或沒自信。媽媽不是不了解Rilke令人豔羡的優點,但感統失調、分心過動、不按牌理出牌、基於好玩的逆向操作……,恐怕不會有人把這些看成是美麗的錯誤!而這些缺點常遭誤解,放大到遮掩所有的優點,如浮雲之蔽日。」

  至於名非自己,對於生活周遭的物事,他也時時有非常棒的註解,他媽媽都幫他給記下來了。

  「2005.7.18」:「『海棠』颱風假。從天上掉下來的假日!風勢不大,Rilke說這次颱風是『輕』風。媽媽說飛機也停駛了。Rilke替停駛的原因作解釋:『怕要到台中的,被吹往台南;要往台北的,被吹到大海上空……』」

  「2005.7.30」名非形容環境骯髒的小吃店:「走進裡面,就像走進鼻孔一樣,裡面好像有鼻屎,賣的東西看起來不美味!」媽媽說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確很驚人,但也不能不說這形容得真是貼切。

  「2005.8.1」:「台北愛樂周五晚上的大家來call in,常聽到call進去娃娃音。媽媽說:『一定是小孩call的,因為聲音聽起來好嫩!』Rilke馬上附和:『對,像豆腐一樣嫩!』」

  「2005.8.11」:「牙齒是我們身體裡面長出來的刀子。」

  「2005.8.18」:「Rilke躺在客廳沙發床上。媽媽從落地窗看到夜空懸著一輪明月,便說:『可以躺在床上賞月,好好喔!』

  Rilke:『我們會被外太空的衛星拍到!』

  媽媽:『衛星在哪裡?』

  Rilke:『在月亮的上面、天堂的下面。衛星再往上一步就是天堂。』」

  日記結束於二○○六年五月三十日,名非小學一年級,這樣掐指算一算,現在的名非應該是五年級了。希望之後能再看到他的成長記錄,看看他的詩與編織故事的能力,是否更讓人驚豔。

  還有,一個問題,一直沒有被解答:那位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最後到底有沒有回他的小小粉絲「小澤名非」的信呢?小編也很好奇。
編輯書評 / 遠景二號小編 / 回覆(0) / 閱讀(2155)
為故土招魂:蕭義玲評《遺神》 / 遠景二號小編
穿梭正史稗史,吳鈞堯《遺神》描述金門諸神--新網新聞網報導《遺神》新書發表會 / 遠景二號小編
島與神的命運、歷史,及其暗角——吳鈞堯談新作《遺神》:《自由時報》專訪吳鈞堯與《遺神》 / 遠景二號小編
70歲寫傳奇 她揮灑20年安養院人生:《聯合報》報導《一起幸福到老:安養院的流轉人生》 / 遠景二號小編
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一生行跡出書:《自由時報》報導《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 / 遠景二號小編
因我期待,妳的呼叫顯現:阮慶岳評《為何堅持》 / 遠景二號小編
+more
九歌兩百萬小說獎人氣得主離畢華,出版新作,與詩文畫一塊簪花、行走人生 / 遠景二號小編
讀《黑暗中的彩虹》心得:默默付出的台灣之光 / 遠景二號小編
讀《我們在行愛的路上》心得:如果每一家醫院都能像屏基,就不會有那麼多爭吵 / 遠景二號小編
讀《上海工作 下海生活》:最沒有偏見的偏見 / 遠景二號小編
讀《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扛著頭顱行走的革命者 / 遠景二號小編
讀《俄羅斯套娃》心得:大膽地解剖.完滿的舞動 / 遠景二號小編
+more
自來水 / 遠景二號小編
石化工業 / 遠景二號小編
持之以恆 / 遠景二號小編
你死我活 / 遠景二號小編
績效獎金 / 遠景二號小編
故宮博物院 / 遠景二號小編
+more
書單/訂購單下載讀者信箱
網站地圖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