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一生行跡出書:《自由時報》報導《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 【趙靜瑜/自由時報報導】2013.4.17
郭雨新是1960至70年代,台灣民主運動黯淡期的領袖,他開創了宜蘭民主運動的傳統,其後宜蘭民主運動承續郭雨新、林義雄這個脈絡日益成長,成為台灣民主聖地,郭雨新功不可沒。當年擔任郭雨新首席助理的王能祥與同為宜蘭子弟的張文隆攜手完成了《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一書,為郭雨新對於台灣民主的貢獻做深度爬梳。
綜觀郭雨新的一生行跡,不但開創宜蘭民主運動的傳統,維繫了台灣民主運動的命脈,即使郭雨新自1977年起流亡美國,他也不忘催化台灣黨外運動在海外發揮影響力,使海外台人獲得啟蒙,一起積極遊說美國國會,保障台灣的安全。就其成就而言,稱其為「台灣民主之父」再適切不過。
曾經擔任過郭雨新秘書的高雄市長陳菊表示,郭雨新是她踏上台灣民主道路中最重要的導師。1968年當時台灣還處戒嚴,陳菊就是從在郭雨新服務處擔任秘書開始,投入民主運動至今,「在擔任郭雨新秘書十年時間裡,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特別是身在白色恐怖的環境下,郭雨新受到國民黨政府高度打壓,一有特殊的朋友到訪,他總是把收音機開得很大聲,後來才知道,他是要防範被當時的情治單位竊聽,才想到這個法子。」
後來郭雨新參選立法委員,國民黨政府公然做票,陳菊說她當天趕到壯圍鄉的投開票所查看,從廢票中找出五百多張投給郭雨新的票,「那次選舉,宜蘭共有八萬多張廢票,落選的郭雨新仍打起精神謝票,萬人空巷場面,令人難忘。」陳菊認為,郭雨新留下的民主典範,使得民主香火得以延續,而他和台灣民主運動不同世代的結合、聯繫,讓台灣反對運動一代一代傳承,意義非常重大。
《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將從4月20日起舉北中南五場「新書發表暨開創台灣外交新局座談會」,王能祥也將分享數十年來在美從事台灣民間外交的過程。 |
|
|
|
作者書評 / 遠景二號小編 / 回覆(0) / 閱讀(328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