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望的信仰,是罪?
末日的救贖,是罰!
《罪與罰》被公認為是迄今為止最有影響力的描寫犯罪心理學的長篇小說。故事圍繞著一件不尋常的謀殺案逐漸發展著,情節生動曲折,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全書二十多個人物各自獨特的性格、心理活動被描繪得非常細膩,惟妙惟肖,是杜斯妥也夫斯基花了兩年多時間,兩次燒掉前稿,最後在一八六六年完成的。杜斯妥也夫斯基透過書中不同人物,巧妙地對功利主義和虛無主義提出了批判,鼓吹頌揚人道主義,展現了處於激烈改革動盪中的十九世紀的俄國社會的真實面貌,年輕人急於改革的浮躁心理,和各種思潮的劇烈衝突。
原譯者耿濟之先生是長期研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著名學者。他說,「此書一出,即占翻譯俄國文學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二○○六年俄國當代著名作家拉斯普京說,「中國人真正『閱讀俄羅斯』是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的。」他稱譽耿濟之先生是「最早也是最傑出『閱讀俄羅斯』的中國人」他說,耿濟之先生的譯文「表達出來,如果不說優於,至少也絲毫不遜於英語。」 |
|